阿扬,还记得那年胥河畔的阿淳吗?
07-21 07:53 阅读 1395
1983年的某个深夜,高淳抱着铺盖站在南京和镇江的十字路口。
镇江拍拍高淳的肩膀:“老弟,以后你就跟着南京混了。”
转身偷偷把句容塞进自己口袋。
这出“行政区划大戏”让高淳成了南京的“南大门”。
却让我们梦回公元前486年——
那年,伍子胥挖通胥河运军粮,二十年后,夫差凿穿邗沟筑扬州,本就是吴国争霸的同一盘棋!
food
高淳的舌尖记忆里
藏着半个扬州的影子
高淳分为“山乡”和“圩乡”,这是一种“半耕半渔”的生命韵律。河湖纵横、沃野平畴,村民世代遵循着“春种秋收、夏捕冬藏”的生存智慧。
这种“靠水吃水”的生存哲学,与扬州如出一辙。
当高淳人三保村的村民端出“三保鹏池四鲜”——银鱼氽鸡蛋、锅巴粉蒸鳗鱼、野鸭炒腌菜、清蒸湖刀时,扬州人一定会心一笑:这不就是淮扬菜“就地取材、讲究本味”的核心吗?
两地共享着长江的馈赠,连对“鲜”字的理解都心有灵犀。
今年6月,“三保鹏池四鲜制作技艺”成功入选高淳区非遗名录。而在扬州,相似的烹饪技艺早已融入“世界美食之都”的基因里。
river
运河血脉
流淌千年的文化DNA
真正将两地灵魂紧密相连的,是那条穿越千年时光的胥河。
2024年秋,南京图书馆“沿着运河读中国”活动收官站选在高淳胥河畔。
(图来源:南京图书馆)
卢海鸣教授现场揭秘:这条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,是“南京与大运河最早的纽带”。
胥河的缔造者伍子胥,正是扬州城的“催生者”。
伍子胥以胥河奠定吴国水运基础,公元前486年,其主君夫差“吴城邗,沟通江淮”,建起扬州城的前身——邗城。
(图来源:高淳发布)
一条胥河向东奔流,经芜湖直通上海;一条邗沟贯通江淮,成就扬州繁华。
水波荡漾间,高淳与扬州共享着吴文化的基因密码。
football
双城新篇
当足球遇见非遗
文化的共振正在新时代延续。就在今天,“苏超”联赛将上演扬州主场对阵南京队的精彩赛事。
当扬州球迷呐喊助威时,高淳也在为“南哥”打call。
(图来源:小红书)
不同的战场,同样的热血。
而在非遗领域,两地的对话更为直接。
高淳羽毛扇技艺,与扬州雀金裘织造同用禽羽工艺制造。
高淳”跳五猖“的民俗表演,与扬州“跳娘娘”同属傩舞,共具驱疫禳灾的美好祝愿,且名字都很相似。
今天黄昏,当南京足球队抵达赛场。
扬州城楼的轮廓渐次清晰,恍惚间似看见几千年前夫差开凿邗沟的身影,与胥河上穿梭的舟楫遥相呼应。
行政区划可以改变隶属关系
却切不断共饮一江水的文化DNA。
如今的高淳人递名片时印着“南京南大门”
待抿一口老酒
舌尖泛起的仍是那年那月
瘦西湖的月,映着固城湖的水。
审稿|吴蕾,审核|虞彬,签发|李江,部分图片与材料来源网络。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,请联系小编微信,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。
.jpg)